醫師介紹
外科部與外科系統醫師總覽
周德陽院長曾任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小兒神經外科研究員,為人和藹可親,沒有架子,更曾被推薦為百大名醫,實至名歸,對於任何神經外科手術都十分專精,在腦瘤、免疫治療、外秘體的研究上更是首屈一指,是中國神經外科的大家長
國內媒體曾報導國內肝臟移植三大名醫「北伯皇、中隆賓、南肇隆」的美譽,三人都師承美國換肝權威史達哲 (Dr. Starzl),三位師兄弟各有特色,各自闖出一片天。如今台大李伯皇教授即將退休,而鄭隆賓院長正帶領本院器官移植中心更燦爛輝煌的未來。鄭院長不僅在肝臟移植領域表現卓越,同時也是一位優秀的肝膽腸胃和甲狀腺腫瘤執刀的外科權威。在本院器官移植中心,鄭院長扮演功不可滅的創基角色
張兆祥醫師於108.01.01起改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臨床教授與顧問級主治醫師。曾任中醫大附醫泌尿部主任、腎臟移植團隊泌尿科負責人;兼任台灣泌尿科醫學會常務理事、副理事長、泌尿科專科醫師訓練醫院評鑑委員會主委、泌尿腫瘤委員會委員。其於台中榮總完成泌尿科專科醫師訓練並擔任主治醫師,曾任大里仁愛醫院泌尿科主任,之後被延攬回中醫大附醫服務。
陳賢德醫師是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脊椎中心 主任 暨骨科部 主任,亦是中國醫藥大學 運動醫學系 教授、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理事、台灣脊椎外科醫學會常務理事、台灣微創脊椎外科學會榮譽理事長、台灣神經修復暨再生學會常務理事以及台灣電腦輔助骨科手術學會理事。 擅長的脊椎手術有脊椎側彎駝背矯正手術、脊椎退化、脊椎外傷和脊椎腫瘤手術治療,特別專精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臨床成就斐然每年約手術300台,優良率超越95%,熟稔幹細胞治療的學術及臨床應用。 學術研究上獲得了第十四屆國家創新獎「開發骨融合術臨床應用之植釘模擬及規劃系統」,近五年也發表了36篇SCI脊椎相關領域的研究論文。
陳醫師畢業於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中國醫藥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博士班,亦為教育部部定助理教授。曾多次前往美國,韓國,日本進修微創脊椎手術與脊椎腫瘤手術,近年來專精於新式微創脊椎融合手術,也針對微創脊椎手術發表多篇研究論文於國際期刊中,並多次於國內外醫學會受邀演講。為人親切,視病猶親,針對病灶解釋處理精確,頗獲患者與院內同仁好評。
張伸吉醫師師承陳自諒教授,精熟各式大腸直腸微創手術,遠赴荷蘭Catharina Ziekenhuis醫院進行腹膜腫瘤手術暨熱化療進修,並於2019年至新加坡National University醫院取得「加壓腹膜内氣霧化學療法(PIPAC)」完訓證明。張醫師為人和藹可親,手術經驗豐富,解說詳細,在微創手術上的研究更是首屈一指,尤其專精「大腸直腸癌」及「腹膜惡性腫瘤」的治療,目前也擔任這兩個科室的負責人。
謝明皓醫師曾於2020年赴美國克里夫蘭醫學中心大腸直腸外科臨床進修,學成歸國後繼續回到中國附醫服務及貢獻所學。謝醫師為人親切,願意傾聽病患及家屬心聲,並耐心回答各種問題。專精各項微創腹腔鏡,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大腸支架置放手術,以及肛門疾病相關手術。謝醫師於2023年再度出國進修複雜型肛門廔管相關手術,配合改良型肛門廔管結紮手術,可以大幅提高複雜型肛門廔管手術治癒率,目前已是台灣治療複雜型肛門廔管最有經驗之醫師。
丁志中醫師是血管外科之專家,包括1) 週邊血管外科手術:動脈阻塞性疾病、急慢性缺血性下肢、週邊血管瘤、頸動脈狹窄髂動脈疾病、2)深部靜脈栓塞、下肢靜脈曲張之治療;3) 洗腎通路外科手術:洗腎用動靜脈廔管及長期導管之建立。
吳曜充醫師擁有超過二十年的醫學中心臨床經驗,長年專注於乳房腫瘤診斷與治療。每年服務超過15,000名門診病人,完成300例以上乳房手術,累積了深厚的臨床與手術經驗。 吳醫師的專長包括乳房腫瘤精準診斷、微創手術、乳癌整合治療、3D內視鏡手術,以及微痕冷凍治療等,致力於以最小傷口、最自然美觀及最高安全性的方式守護病人的健康。 他相信,醫療不只是治療疾病,更是陪伴病人走過生命的重要時刻。吳醫師將帶領團隊引進最新技術與溫暖服務,為更多乳房疾病患者提供全方位、貼心且專業的醫療照護。
謝博帆醫師為台大醫學系、中醫大生物醫學研究所畢業,於中國附醫完成泌尿科專科醫師訓練。專長為影像導航之攝護腺癌治療,已完成超過一千例經會陰磁振造影與超音波影像融合攝護腺切片,據此精確定位腫瘤以進行無創海福刀手術或微創攝護腺根除手術,大幅降低攝護腺癌治療的併發症。其診治攝護腺癌之經驗不僅累積許多文獻發表、獲得國家品質標章(SNQ)認證,更被納入歐洲泌尿科醫學會治療指診,成為全世界醫師處理攝護腺癌之重要參考。此外,他在結石內視鏡手術亦有卓越造詣,以軟式輸尿管鏡之豐富經驗為基礎,領先發展微創雙鏡聯合手術,以極小傷口、極低風險方式處理各種複雜結石,多次於國內外醫學會發表成果。也專精於攝護腺肥大雷射手術、拉提手術、水蒸氣消融手術等微創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