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資訊
骨質疏鬆的診斷與治療
 
                                            骨質疏鬆的診斷與治療
2025/6/16
                                                
                                            骨質疏鬆症的診斷
由於及早發現骨質疏鬆病,或是否為骨質疏鬆症的高危險群,是非常重要的。
- 首先可利用一套簡易的自我評估方法:
以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推薦「一分鐘骨鬆風險評估表」可快速篩檢自己是否屬於高危險群:
- 您的父母是否曾經因輕微的碰撞或跌倒而跌斷大腿骨?
- 您本人是否曾因輕微的碰撞或跌倒而骨折?
- 您是否服用類固醇藥物超過三個月?
- 您的年齡減去體重是否小於20?(如下圖)
- 您的身高是否比年輕時矮超過3公分?
- 您是否每天飲酒超過3杯,或每天抽菸超過20支?
- 您是否有糖尿病、大腹便便或營養不良?
- 您是否在45歲以前就停經?
- 除懷孕期間外,您是否曾停經超過12個月?
- 您是否因雄性激素過低導致陽痿、性慾減低或其他相關症狀?
*若以上任一題回答「是」,建議儘早諮詢醫師,是否需要進一步骨密度檢查。

- 醫師會根據您的危險因子與理學檢查結果安排中軸型的雙能量X光吸收儀(DEXA)進行正式骨密度檢測:這是一種能測量骨質密度的X光攝影法,過程完全無痛,病人只要平躺五到十分鐘內機器就能掃瞄過全身。檢驗所使用的X光量很少,因此非常安全。骨質不足(osteopenia)標準,其骨質密度T值介於-1及-2.5之間;而骨鬆症(osteoporosis) T值小於-2.5。
- 經由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與世界衛生組織推動的FRAX®工具,可估算個人在未來10年間發生主要骨折與髖骨骨折的風險,作為預防與治療的重要參考。
預防骨質疏鬆症—絕不會太早,也不會太遲
骨鬆症的防治,應從幼年期即開始。儘早採取一些步驟,便可降低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機率。
- 
	改變生活型態 - 均衡飲食
 選擇富含鈣質的食物,如奶類、海產類、豆製品、深綠色蔬菜、堅果類 (如下表)。國人各年齡層之每日建議鈣攝取量,0-6歲為300-600毫克、7-9歲為800毫克、10-12歲為1000毫克、13-18歲為1200毫克、成人則為1000毫克。
- 避免攝取有害物質:避免吸菸與過量飲酒,以降低骨質流失風險。
- 有氧及肌力運動:每週至少3次,每次30–60分鐘,如步行、太極拳、健身操等。若已診斷骨鬆,應避免劇烈或易跌倒的運動,並在醫師指導下進行。
- 戶外活動與適度日曬:適量曬太陽,促進體內合成維生素D,幫助鈣質吸收。
 
- 均衡飲食
| 鈣含量(毫克) | 食物 | 
| >400 | 頭髮菜、黑芝麻、豆枝、紫菜、田螺、小魚干、蝦米、蝦仁、鹹菜干、奶粉、金勾蝦(乾)、條仔魚、牛奶及其乳製品 | 
| 301~400 | 海藻、魩仔魚、九層塔、金針、黑糖、食鹽、白芝麻 | 
| 201~300 | 黑豆、黃豆、竹豆、豆皮、豆腐乳、豆豉、鹹海蟹、蚵干、蛤蜊、莧菜、高麗菜干、木耳、健素 | 
| 101~200 | 營養米(加鈣米)、糯米、米糠、杏仁、皇后菜、芥藍菜、刀豆、毛豆、脫脂花生粉、豆干、臭豆腐、油豆腐、蛋黃、鮮奶、鹹油蟹、鮑魚、香菇、刈菜、橄欖、蓮子(乾)、花豆、茴香(香菜)、油菜,蘿蔔干、捲心芥菜、蕃薯葉、海螃蟹(蟳子)、海鰱(四破魚)、馬頭魚、蛤仔、紅茶、包種茶 | 
- 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建議劑量:每日鈣質補充1200毫克,維生素D補充800–1000 IU。
如果已經有骨質疏鬆症該怎麼辦?
- 生活型態調整:即使已確診骨鬆,仍須持續改善生活習慣、補充足夠鈣質與維生素D,並定期運動及避免跌倒。
- 趕快去做視力檢查,維持良好的視力。
- 清除家中可能讓你跌倒的障礙物(如:沒鋪平的地毯、小型家具、腳踏墊)。
- 找一些可以支撐身體的東西(枴杖或助行器),協助你走路保持平衡。
- 若有服用鎮靜劑、降壓劑或降血糖藥物要特別小心,尤其半夜起來如廁時,更要格外謹慎。
- 藥物治療:依照個人情況,醫師可能會建議以下藥物:
| 類別 | 常見藥物 | 使用方式 | 作用與效果 | 常見副作用 | 注意事項 | 
|---|---|---|---|---|---|
| 維生素D + 鈣 | 鈣片、維生素D製劑 | 每日口服 | 穩定骨質,基礎保養 | 便秘、腸胃不適 | 有尿道結石病史慎用 | 
| 雙磷酸鹽類 | 福善美、骨力強、骨維壯 | 口服或靜脈注射 | 減少骨流失,降低骨折風險 | 胃灼熱、肌肉骨痛 | 洗腎患者慎用 | 
| 選擇性雌激素調節劑(SERM) | 鈣穩錠 | 每日口服 | 減少骨流失 | 熱潮紅、腿部抽筋 | 血栓病史禁用 | 
| RANKL單株抗體 | 保骼麗 | 每6個月皮下注射 | 抑制破骨細胞,降低骨折 | 背痛、肌肉痠痛 | 低血鈣禁用 | 
| 副甲狀腺素衍生物 | 骨穩 | 每日皮下注射 | 促進新骨生成 | 噁心、關節痛、頭暈 | 不宜使用超過2年 | 
| 抑制sclerostin單株抗體 | 益穩挺 | 每月皮下注射 | 促進骨生成並抑制骨流失 | 關節痛、頭痛、肌肉抽筋 | 使用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 | 
治療追蹤及就診
- 所有骨質密度測得T值小於-1之病人應每年接受營養指導、風險評估及生活型態之衛教;或評估用藥之遵醫囑性。
- 若骨質密度顯著下降(以目前之DEXA儀器而言,指使用同一儀器測定減少5%以上)應考慮增加或改變抗破骨劑,用藥故至少宜使用一年。
- 在下列狀況下應考慮到處理骨質疏鬆症之專業醫師求診:
	- 具有上述骨質疏鬆症之危險因子者。
- 續發性骨鬆症如類固醇使用者。
- 會造成骨質疏鬆症之疾病,如免疫風濕病。
- 用藥期間骨質密度有明顯下降者。
- 治療追蹤期間仍發生骨折者。
 
結論
骨質疏鬆症通常是經過多年的累積,使骨骼變得愈來愈單薄、愈來愈脆弱。我們必須在骨骼還沒有遭到嚴重破壞,以及骨折發生前,確認是否患有骨質疏鬆症,並趕緊進行治療與預防,使病情不再繼續惡化。遺憾的是,骨質疏鬆症是個隱形殺手,通常不會產生任何疼痛,所以病人往往要等到發生骨折之後,才曉得骨疏鬆症已不知不覺地侵蝕了自己的身體。這就是為什麼你必須了解自己是否面臨骨質疏鬆症的威脅,以便採取預防措施:若發現具有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子,儘快就診專業醫生一起想辦法預防骨質疏鬆症或阻止骨質疏鬆症的惡化。
- 2023 台灣成人骨質疏鬆症防治之共識及指引
                                                        製作單位:內科部風濕免疫科  
                                                                                                            編碼:HE-10303 
                                                    
若有任何疑問,請不吝與我們聯絡
電話:(04) 24375252 分機 13256
                                                若有任何疑問,請不吝與我們聯絡
電話:(04) 24375252 分機 13256
臺中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