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過敏好惱人 中醫幫忙來平穩 中醫楊珮珊醫師
時序漸漸進入秋冬,此時為鼻子過敏的好發時期。這段時期由於早晚溫差大,有時還有空氣汙染,加上天冷關窗或開暖氣而造成室內空氣流通不良,而讓過敏原累積,種種原因都使得鼻黏膜容易受到刺激,進而引發發炎反應,產生一系列症狀。
8歲的小圓,最近一直揉眼睛揉鼻子,每天早上一起床就開始打噴嚏、流鼻水,睡覺時躺下鼻子就塞住,導致睡眠品質不佳、睡不飽,連帶影響白天專注力,上課無法專心,學習表現不佳。小圓的情形是鼻過敏兒童常遇到的困境,除了過敏症狀不舒服之外,更是影響到日常生活,時間一久,還可能連帶生長發育也受影響,長不高。
過敏性鼻炎是一種慢性發炎性疾病,因為鼻黏膜接觸過敏原而誘發免疫反應,症狀會有流鼻涕、鼻塞、眼睛癢、鼻子癢、打噴嚏等,嚴重時還會合併疲倦、注意力不集中、頭暈、影響夜間睡眠。常見的過敏原有塵蟎、黴菌、灰塵、動物皮屑、空汙。某些情況之下,非過敏原也可能會造成鼻黏膜的過度反應,例如溫差、辣味食物、強烈氣味、二手菸等。而研究指出,將近一半以上的過敏性鼻炎會同時合併非過敏性鼻炎。
積極控制過敏性鼻炎不但能改善日常生活品質,也降低將來併發氣喘的風險。過敏疾病的本質為慢性發炎,生活中努力的目標則是避免鼻黏膜持續性的發炎反應。方法為控制環境中過敏原,減少與刺激物接觸。家中可使用空氣清淨機,每周清洗床單被套,濕度保持在50%左右以減少塵螨黴菌滋生,遠離二手菸。平時飲食應注意避免加工食品,也應減少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炸物。
中醫認為,鼻為肺之竅,為氣之門戶,亦是外邪入侵的主要通道。過敏性鼻炎的發生,常以風邪侵襲為標,導致以風症為主的臨床表現,如鼻癢、打噴嚏、流清涕等。其根本則在於臟腑功能失調,尤以脾、肺、腎三者關係最為密切。多數患者以虛證、寒證為主,因此治療上應從溫肺、健脾、暖腎三方面入手。在急性發作期,以減輕症狀、祛風通竅為主;而在緩解期,則重在調理臟腑、扶正固本,治療疾病的根本原因。許多過敏體質的兒童存在臟腑虛損的問題,需根據個別體質辨證施治,調整處方與用藥,恢復臟腑功能,從而改善體質、減少復發。



